《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普通师范高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一、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2018年我国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0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2]。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3]。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4]、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5]、师生之间的关系[6]等问题受到中外政府和专家的重视。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影响,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国际上,各国均采用适合本国发展背景与前景的培养模式,影响广泛的有德国学徒式、美国研究生院专业式、英国协作式、日本的教学式[7]。这些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8]。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但是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特征。众多学者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9]、构成要素[10-11]、研究生模式类型[12-13]、培养模式趋势[14-16]、培养模式改革[17-19]等进行了研究,我国研究生培养“重理论与共性”、“轻应用与个性”,培养质量不高[20-23],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4],但是我国研究生导师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5]、师生关系[26]、导师职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27]。研究生培养必须转变培养理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理性设置导师责权[28],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29]。上述研究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普通师范大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本文拟以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国内外联合、校地校企合作、多科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形式,以破除师范类研究培养中所遇到的瓶颈,探索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规律。 二、山西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概况 地理科学学院1983年开始招收自然地理和国土经济两个方向的研究生,1998年和2002年分别获批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位授权点,下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10多年来,研究生培养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图1)。 图1 2008—2019年研究生人数表 目前,地理科学学院有硕士生导师47位,以我院教师、通过研究生院审核选拔的教师为主。从去年起,根据研究生培养发展需要,我院陆续在地理学界或者相近学科中聘请7位全国或者世界知名的专家和教授作为我院的硕士生导师,外聘导师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澳洲大学、美洲大学等,外聘导师占导师总数的12.76%。我院自己培养的硕士生导师以地理学专业背景为主,95.12%的硕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 (二)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国际视野 在地理科学学院自己培育的导师中,近3年来,有国外学习经历者仅有5人,在国外学习一年以上者仅有3人,参与国际项目仅有一项。总体来说,我院导师由于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出国考察与学习的机会少,到国内知名大学做交流学者的机会少,对国内外本领域发展态势和前沿掌握不全、不深。上述因素导致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难以把控世界学术前沿、缺乏国际视野,导师缺乏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探讨,缺乏新思想,研究生缺乏出国开会的学习机会,缺乏科研新思路。 2.缺乏与新兴产业的融合 地理科学学院导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以地理专业为主,分别为地质学、环境学、生态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学。虽然地理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研究生专业分别属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三个方向兼备理科、文科和计算机技术,具有天然的“文、理、工”融合特质。但是,地理学缺乏及时与新工科等对应的新兴领域的融合,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缺乏能够解决地方政府急需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实际问题的融合。 3.缺乏高质量的导师团队 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应通过合作、交流、互补的方式来促进知识更新、研究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敢于求新和求异的创新型研究生。地理科学学院40名导师中,基本上是一个导师与自己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缺乏相关导师组成相近学科的学术团队。虽然导师均是通过严格选拔出来的,但是导师受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惯性、研究方式等影响,缺乏开展跨学科培养的意识和能力,研究生被限制在单个导师固有的学科领域,这限制了研究生学科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4.缺乏社会实践 新时代,产业融合加快,为了适应产业发展态势,研究生培养必须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30-31]。我院硕士导师多数没有长期、连续的研究项目,特别是由于地处比较闭塞的临汾市,远离经济中心,与当地政府缺乏稳定的合作,缺乏长期、连续的横向项目,因此研究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机会较少。研究生缺乏参与项目的实际锻炼,创新能力不足,这导致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角色的变化。 由于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存在上述问题,虽然该院研究生培养近10年来总体上较为稳定,研究生规模变化不大,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研究生研究成果少、质量低,研究生科研(考博)信心下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度下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同时,上述问题也导致我院生源地逐渐萎缩为以山西省地方学院为主。 三、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组成 (一)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学院在山西师范大学的“互联网+旅游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资源上,组成“跨境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生团队,创建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导师团队的组建,强化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将研究生培养纳入产学研环节,促进研究生培养与产业、创新有机衔接,提高了我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具有高尚品德、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建立了寓教于研、产学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图2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组成示意图 (二)导师团队构成 建立国内外导师、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制度,通过项目合作共建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坚持学术先进性和社会服务实用性,从制度上确认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调创新导师团队目前为8人。其中,本院导师2人,外聘导师6人。外聘导师中,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教授5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教授1人。同时,聘请合作企业负责人和公司CEO作为我们的指导导师。该团队由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能站在学科前沿的领军人组成。 (三)校地和校企合作模式 依靠“互联网+旅游协同中心”平台,我院“跨境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生团队承接了澳洲与临汾市“中澳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团队主要进行中方网站建设,贸易服务业产品推广等项目。同时,团队参与山西省“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发项目。与“临汾双创科技园”的大数据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企业得到技术支撑,发展壮大;团队获得社会需求,掌握学科前沿热点;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四)学生团队组建 在新生入学后,采取随机选取和学生自愿原则,学生入学报名后,由团队导师进行面试,面试对学生的成绩没有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思想觉悟、科研态度、未来发展规划、团队精神等。通过考核的学生进入团队,选择团队教师作为导师。学生团队实行淘汰机制,学生平时考核采取积分制,对不适合在团队继续学习的学生,由导师组做出决定后,辞退该生。学院安排或者学生自己转到非团队导师名下,继续完成学业。同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非团队的优秀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申请,通过导师组的面试后,可以加入学生团队。 四、教与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导师团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把握前沿动态、聚焦科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参加企业新产品研发,帮助学生形成敏锐捕捉科学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通识课和普通专业课由研究生院安排,课题组实用专业课采用以“实践和需要”导向安排。根据“中澳联通平台”项目需求,项目组开设网站架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网站维护、市场营销和法律等方面的课程。相关领域导师根据项目需求和学生今后发展需求,安排学习课程、发放学习资料、提供网上自学相关论坛和学习资料。同时,导师组安排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对学生进行课下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安排企业负责人进行市场需求讲解和实践指导。 聘请校外导师特别是国外高校教师授课,采取“网上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模式。课程是全英教学,课前学生翻译导师发的学习资料,学生查找资料弄懂学习内容,解决基本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上提出,在导师引导下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教师布置探索性问题与任务,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在下次授课期间,各小组汇报任务完成过程、体会和思考,其他小组学生现场进行提问,汇报小组解答,若不能解答,教师引导解决。 (二)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以任务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为主。导师下达学习和科研任务后,小组共同负责完成。带着任务和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总体方案和路线图,收集文献资料,分析和处理数据,成员之间定期进行研究思路、方法和问题讨论,进行必要的方案修正,以沙龙形式向其他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向导师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如遇到重大瓶颈,则请导师进行辅导,直到学习和科研任务完成。 科研论文方面。学生首先要学会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实践和科研中善于捕捉科学问题,强调论文“新意”。学生应学会论文规范,学会收集和挖掘数据,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导师每周会进行论文指导。 在遇到新问题、需要新知识时,导师会帮学生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或者介绍专家,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学术沙龙,汇报自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分享的科学知识和问题,并回答三个问题:Why——为什么选这个话题,What——这个话题的具体内容,How——怎么指导学生当前的工作。 五、参与社会和企业模式 (一)参与地方政府 科研团队通过多渠道服务地方政府,签订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研究生在团队导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与项目调研,学习和了解新时代地方政府的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问题,参与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参与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参与相关资料的汇报。通过参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加强了与市政府部门的联系;同时,这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学生对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观察和认识,收获之大,远远超出了预期。这种模式成功开创了我院参与地方政府的先河,充实了官、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内涵。 (二)参与企业模式 科研团队主要上网搜寻能够服务的企业,如大数据宏观数据服务方面。首先我们通过搜寻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查找与校企合作办学相关方面的企业,团队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签订长期的合作意向。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目前企业的了解。 与当地产业园区合作。通过当地政府牵线,科研团队针对目标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指导,进行产品研发合作。研究生团队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学习,并且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合作项目。产学研项目不但能为企业快出成果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能促进研究生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有效推进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 六、结论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服务社会能力。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我院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自发研讨和自我解决问题;学生考虑和解决问题能从多维度和多角度出发,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中。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自己生活和学习都有了合理的规划。这种模式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由原来对科研问题不敢下手到现在的从容不迫。该模式还对研究生课程和课堂改革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对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大的启发。 [1]马忠,陈晨.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西部大开发,2019(1):64-66.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2-26].[2019-04-27]https://www.eol.cn/yidong/ydsjxx/201902/t20 190226_1646186.shtml?source=yidong. [3]耿有权.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诸矛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14-18+63. [4]郑保敬,叶永.基于多元治理理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19(3):35-37. [5]郑炜君,王顶明,曹红波.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72-77. [6]王海林,卢小慧.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文献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6):60-63. [7]杨树旺,王莹,王文成.欧美研究生教育发展综述[J].求实,2004(S3):248-250. [8]何杰,朱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3(3):81-84. [9]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0]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11]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0-63. [12]周叶中,程斯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3]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14]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5]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16]张颖伟,鹿雪文.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45-46. [17]杨金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18]姚允聪.都市型农林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19]张治湘.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0]刘鸿.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177. [21]李琳,曾杰.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9(33):174-175. [22]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23]贺迎春.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Z].2018. [25]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 [26]成春艳,罗贵榕.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7):38-40. [27]李增森.研究生导师制的问题审视与优化[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7(4):16-19. [28]左崇良.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法理分析[J].学位和研究生教育,2018(8):19-24. [29]李平.校所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0]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等.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 [31]杨洪勇,王福生.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调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18-21. 一、引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1]。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2018年我国在学研究生263.96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6.20万人,在学硕士生227.76万人[2]。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3]。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4]、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5]、师生之间的关系[6]等问题受到中外政府和专家的重视。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完成具有重大影响,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国际上,各国均采用适合本国发展背景与前景的培养模式,影响广泛的有德国学徒式、美国研究生院专业式、英国协作式、日本的教学式[7]。这些研究生培养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8]。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但是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和特征。众多学者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9]、构成要素[10-11]、研究生模式类型[12-13]、培养模式趋势[14-16]、培养模式改革[17-19]等进行了研究,我国研究生培养“重理论与共性”、“轻应用与个性”,培养质量不高[20-23],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4],但是我国研究生导师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5]、师生关系[26]、导师职责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27]。研究生培养必须转变培养理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理性设置导师责权[28],对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29]。上述研究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普通师范大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本文拟以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国内外联合、校地校企合作、多科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形式,以破除师范类研究培养中所遇到的瓶颈,探索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规律。二、山西师范大学地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概况地理科学学院1983年开始招收自然地理和国土经济两个方向的研究生,1998年和2002年分别获批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位授权点,下设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10多年来,研究生培养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图1)。图1 2008—2019年研究生人数表目前,地理科学学院有硕士生导师47位,以我院教师、通过研究生院审核选拔的教师为主。从去年起,根据研究生培养发展需要,我院陆续在地理学界或者相近学科中聘请7位全国或者世界知名的专家和教授作为我院的硕士生导师,外聘导师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澳洲大学、美洲大学等,外聘导师占导师总数的12.76%。我院自己培养的硕士生导师以地理学专业背景为主,95.12%的硕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二)主要问题分析1.缺乏国际视野在地理科学学院自己培育的导师中,近3年来,有国外学习经历者仅有5人,在国外学习一年以上者仅有3人,参与国际项目仅有一项。总体来说,我院导师由于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出国考察与学习的机会少,到国内知名大学做交流学者的机会少,对国内外本领域发展态势和前沿掌握不全、不深。上述因素导致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难以把控世界学术前沿、缺乏国际视野,导师缺乏经常性的国际交流探讨,缺乏新思想,研究生缺乏出国开会的学习机会,缺乏科研新思路。2.缺乏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地理科学学院导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以地理专业为主,分别为地质学、环境学、生态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学。虽然地理学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研究生专业分别属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三个方向兼备理科、文科和计算机技术,具有天然的“文、理、工”融合特质。但是,地理学缺乏及时与新工科等对应的新兴领域的融合,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缺乏能够解决地方政府急需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实际问题的融合。3.缺乏高质量的导师团队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应通过合作、交流、互补的方式来促进知识更新、研究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敢于求新和求异的创新型研究生。地理科学学院40名导师中,基本上是一个导师与自己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缺乏相关导师组成相近学科的学术团队。虽然导师均是通过严格选拔出来的,但是导师受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惯性、研究方式等影响,缺乏开展跨学科培养的意识和能力,研究生被限制在单个导师固有的学科领域,这限制了研究生学科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4.缺乏社会实践新时代,产业融合加快,为了适应产业发展态势,研究生培养必须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30-31]。我院硕士导师多数没有长期、连续的研究项目,特别是由于地处比较闭塞的临汾市,远离经济中心,与当地政府缺乏稳定的合作,缺乏长期、连续的横向项目,因此研究生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机会较少。研究生缺乏参与项目的实际锻炼,创新能力不足,这导致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角色的变化。由于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存在上述问题,虽然该院研究生培养近10年来总体上较为稳定,研究生规模变化不大,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研究生研究成果少、质量低,研究生科研(考博)信心下降,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度下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同时,上述问题也导致我院生源地逐渐萎缩为以山西省地方学院为主。三、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组成(一)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目标地理科学学院在山西师范大学的“互联网+旅游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资源上,组成“跨境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生团队,创建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导师团队的组建,强化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将研究生培养纳入产学研环节,促进研究生培养与产业、创新有机衔接,提高了我院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具有高尚品德、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建立了寓教于研、产学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图2 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组成示意图(二)导师团队构成建立国内外导师、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制度,通过项目合作共建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坚持学术先进性和社会服务实用性,从制度上确认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调创新导师团队目前为8人。其中,本院导师2人,外聘导师6人。外聘导师中,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教授5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教授1人。同时,聘请合作企业负责人和公司CEO作为我们的指导导师。该团队由一群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积极进取、思维活跃,能站在学科前沿的领军人组成。(三)校地和校企合作模式依靠“互联网+旅游协同中心”平台,我院“跨境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生团队承接了澳洲与临汾市“中澳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团队主要进行中方网站建设,贸易服务业产品推广等项目。同时,团队参与山西省“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发项目。与“临汾双创科技园”的大数据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企业得到技术支撑,发展壮大;团队获得社会需求,掌握学科前沿热点;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四)学生团队组建在新生入学后,采取随机选取和学生自愿原则,学生入学报名后,由团队导师进行面试,面试对学生的成绩没有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思想觉悟、科研态度、未来发展规划、团队精神等。通过考核的学生进入团队,选择团队教师作为导师。学生团队实行淘汰机制,学生平时考核采取积分制,对不适合在团队继续学习的学生,由导师组做出决定后,辞退该生。学院安排或者学生自己转到非团队导师名下,继续完成学业。同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非团队的优秀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申请,通过导师组的面试后,可以加入学生团队。四、教与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导师团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把握前沿动态、聚焦科学问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参加企业新产品研发,帮助学生形成敏锐捕捉科学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识课和普通专业课由研究生院安排,课题组实用专业课采用以“实践和需要”导向安排。根据“中澳联通平台”项目需求,项目组开设网站架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网站维护、市场营销和法律等方面的课程。相关领域导师根据项目需求和学生今后发展需求,安排学习课程、发放学习资料、提供网上自学相关论坛和学习资料。同时,导师组安排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对学生进行课下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安排企业负责人进行市场需求讲解和实践指导。聘请校外导师特别是国外高校教师授课,采取“网上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模式。课程是全英教学,课前学生翻译导师发的学习资料,学生查找资料弄懂学习内容,解决基本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上提出,在导师引导下学生讨论解决。课后教师布置探索性问题与任务,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在下次授课期间,各小组汇报任务完成过程、体会和思考,其他小组学生现场进行提问,汇报小组解答,若不能解答,教师引导解决。(二)学习模式学习模式以任务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合作学习为主。导师下达学习和科研任务后,小组共同负责完成。带着任务和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总体方案和路线图,收集文献资料,分析和处理数据,成员之间定期进行研究思路、方法和问题讨论,进行必要的方案修正,以沙龙形式向其他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向导师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如遇到重大瓶颈,则请导师进行辅导,直到学习和科研任务完成。科研论文方面。学生首先要学会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实践和科研中善于捕捉科学问题,强调论文“新意”。学生应学会论文规范,学会收集和挖掘数据,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导师每周会进行论文指导。在遇到新问题、需要新知识时,导师会帮学生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或者介绍专家,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学术沙龙,汇报自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分享的科学知识和问题,并回答三个问题:Why——为什么选这个话题,What——这个话题的具体内容,How——怎么指导学生当前的工作。五、参与社会和企业模式(一)参与地方政府科研团队通过多渠道服务地方政府,签订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研究生在团队导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与项目调研,学习和了解新时代地方政府的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问题,参与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参与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参与相关资料的汇报。通过参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加强了与市政府部门的联系;同时,这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学生对政府部门和社会的观察和认识,收获之大,远远超出了预期。这种模式成功开创了我院参与地方政府的先河,充实了官、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的内涵。(二)参与企业模式科研团队主要上网搜寻能够服务的企业,如大数据宏观数据服务方面。首先我们通过搜寻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企业,查找与校企合作办学相关方面的企业,团队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签订长期的合作意向。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目前企业的了解。与当地产业园区合作。通过当地政府牵线,科研团队针对目标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指导,进行产品研发合作。研究生团队通过对目标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学习,并且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合作项目。产学研项目不但能为企业快出成果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能促进研究生成长为应用型、复合型和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有效推进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六、结论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服务社会能力。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我院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自发研讨和自我解决问题;学生考虑和解决问题能从多维度和多角度出发,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中。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自己生活和学习都有了合理的规划。这种模式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由原来对科研问题不敢下手到现在的从容不迫。该模式还对研究生课程和课堂改革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对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改革具有较大的启发。[参考文献][1]马忠,陈晨.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西部大开发,2019(1):64-66.[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2-26].[2019-04-27]https://www.eol.cn/yidong/ydsjxx/201902/t20 190226_1646186.shtml?source=yidong.[3]耿有权.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诸矛盾[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1):14-18+63.[4]郑保敬,叶永.基于多元治理理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19(3):35-37.[5]郑炜君,王顶明,曹红波.国际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与师资建设: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72-77.[6]王海林,卢小慧.导师与研究生导学关系文献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6):60-63.[7]杨树旺,王莹,王文成.欧美研究生教育发展综述[J].求实,2004(S3):248-250.[8]何杰,朱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2003(3):81-84.[9]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0]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1]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0-63.[12]周叶中,程斯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14]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4.[15]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16]张颖伟,鹿雪文.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45-46.[17]杨金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18]姚允聪.都市型农林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19]张治湘.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20]刘鸿.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177.[21]李琳,曾杰.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9(33):174-175.[22]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23]贺迎春.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2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Z].2018.[25]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26]成春艳,罗贵榕.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7):38-40.[27]李增森.研究生导师制的问题审视与优化[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7(4):16-19.[28]左崇良.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法理分析[J].学位和研究生教育,2018(8):19-24.[29]李平.校所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研究[D].东南大学,2017.[30]王巨宏,刘婷婷,马东嫄,等.构建新经济下政产学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7-30.[31]杨洪勇,王福生.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调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18-21.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 http://shanxsfdx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8933.shtml


上一篇: “理论与实践:中国历史动物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下一篇: 机械工业论文_齿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